/* Google Analytics

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Tim Donaghy 前NBA污點裁判 唐多納吉

Tim Donaghy 出了一本書 《個人犯規:因醜聞震撼NBA的第一人》

Personal Foul: A First-Person Account of the Scandal that Rocked the NBA

Tim Donaghy

 

  2009年,NBA污點裁判唐·多納吉(Tim Donaghy )在監獄裏把他所知道的NBA裁判黑幕寫成了一本自傳——《個人犯規:因醜聞震撼NBA的第一人》(Personal Foul:A First-Person Account of the Scandal That Rocked the NBA),多納吉在NBA做了13年裁判,在裁判生涯最後4年,他開始投注NBA比賽,進行非法行為。這部書稿極其一切之能詞來形容NBA所謂的黑幕,甚至於猛到無人敢接手出版,原本美國蘭登書屋旗下的子公司準備出版此書,但看過一遍原稿後,他們就宣佈取消出版計劃,因為“可能存在法律風險”。

  比如多納吉也在這本書裏就揭露了把鄧肯罰下場的老克勞福德是“籃球場上的暴君”。他說“在NBA中,評判最優秀裁判的標準很模糊”。接下來他說出了NBA裁判界潛規則的幾大關鍵:

  一、“裁判對球員的態度,決定比賽輸贏”

  阿倫·艾弗森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裁判們會帶著強烈的個人偏見去對待他,比如資深裁判史蒂夫·賈維(裁判委員會頭頭)就很討厭艾弗森。如果賈維吹艾弗森的比賽,我總會賭艾弗森對手贏。因為無論艾弗森多少次倒地,賈維都很少把他送到罰球線上。

  相反,老克勞福德(裁判)就很照顧艾弗森,因為他有個孫子是艾弗森的粉絲。有一次,我看到喬在球隊熱身時帶著孫子來到賽場見艾弗森。艾弗森和喬的孫子站在那裏握手,他們交談甚歡。所以,如果喬吹艾弗森的比賽,我肯定確信艾弗森的球隊會贏。

 二、“季後賽打到第幾場,是聯盟的需要”

  2002年湖人隊對國王隊的季後賽西部決賽,就是一個被操控的典型。前5場國王隊以3:2領先湖人隊,第6場的執法裁判(巴維塔、德蘭尼和伯恩哈德特)剛剛選定,其他裁判就立刻知道這個系列賽會打第7場。因為這對聯盟有好處,對電視轉播有好處,對比賽也有好處。當然還有一點:對市場更大、明星更多的洛杉磯湖人隊來說,更是好處多多。

  巴維塔也毫不隱瞞地表示,聯盟需要第7場,“如果我們給那些系列賽落後的球隊有利的吹罰,沒有人會抱怨。這個系列賽將會打成3:3,然後更好的球隊將會贏下第7場。”比賽中,湖人隊球員被一次又一次地送上罰球線,最終國王隊被逆轉。這是巴維塔的恥辱演出,是史上最缺乏公正的比賽之一。

  這當然不是巴維塔第一次或者最後一次操縱重要比賽,他同樣操控了2000年西部決賽湖人隊與開拓者隊的第7場。第4節開始前湖人隊還落後13分,但在巴維塔的幫助下,湖人隊在第4節打了對手一個31:13,然後贏下了這場以及整個系列賽。

  2002~2003賽季結束前兩周,巴維塔和我討論了掘金隊和馬刺隊的比賽,輸贏足以影響到掘金隊是否能進入季後賽。巴維塔盯著我說:“如果掘金進不了季後賽會對球隊管理層和聯盟有害,掘金將會贏下他們需要的勝利。”我當時在想,掘金隊如何在客場戰勝馬刺隊?當時的馬刺隊是聯盟無可爭議的強隊啊!巴維塔在我問他之前就回答了:“鄧肯將在比賽開場5分鐘內因為3次犯規下場休息。”巴維塔接著告訴我,這不是第一次NBA分配給他這樣一場帶有特別目的的比賽任務,他公開稱自己“才是NBA的關鍵先生”。

三、“保護球星是聯盟第一準則”

  明星效應,自古以來就是NBA最重視的東西,作為裁判,自然必須保護明星,“有些人在職業生涯中被稱為防守專家,比如拉賈·貝爾,像科比就被貝爾的防守搞得很火大。但人們可不是付高價來看貝爾打球的,他們是為了看科比砍40分才掏腰包的。籃球專家熱愛出色的防守,NBA要的是能得高分、有名望的球星,所以,如果科比開始被貝爾這樣的球員限制住,所有的判罰絕對也會隨之對科比有利,讓貝爾難受。”

  如果科比這樣的球星和貝爾這樣的球員發生身體接觸,哨子會全部偏向科比。這是我們業務培訓和賽前準備的一部分,裁判會定期收到來自聯盟辦公室的比賽錄影。我收到過很多有關貝爾的錄影,基本上有圖例解說的吹罰都是判貝爾犯規。這個資訊很微妙,但也很清晰:要吹罰球星終結者犯規,因為他們在傷害比賽。

  如果科比在第1節或第2節因兩次犯規回到板凳席,一個裁判就會告訴另兩個裁判:“科比兩犯了,我們注意,如果再吹他犯規,那必須是一個明顯犯規,要不然他又要下場了。如果他出現在一次爭搶犯規中,那麼就把犯規放在其他球員身上。”

  四、“第一個吹哨,要給小費或請吃飯”

  為什麼有的比賽一開始就被吹很多次犯規,而有的比賽,第一次鳴哨前總會有兩到三分鐘安靜期,即使是球員身體在場上橫飛直撞——這一切都源於三名裁判之間的賭博。

  這是一種最簡單的賭博,稱之為“比賽第一犯”。賽前在更衣室裏準備時,我們就會打賭:看誰來吹罰這場比賽的第一個犯規,第一個吹哨的裁判將要給小費或幫其他兩個裁判搞定一頓晚餐。有時候,賭注會是一人50美元。就像是技術犯規賭博一樣,這很滑稽——只有這個時候,我們才會考驗彼此緊張的神經,看看誰能最長時間撐得住不吹犯規。

  對付那些不服判罰的麻煩製造者,裁判們也會找樂子,比如在這些壞小子身上下一個比較低調友好的賭局:第一個給這些壞小子們技術犯規的裁判,那天可以不給球童小費。一般來說只要最先送出一個技術犯規,那麼這個裁判可以連續兩次不用給為裁判更衣室端茶遞水的球童們小費。

  五、“簽名球衣加球鞋,搞定一個裁判”

  2007年2月26日尼克斯隊主場打熱火隊,斯塔福德瘋了似的吹熱火隊犯規,誇張地給了尼克斯隊39個罰球機會,而只罰了8個球的熱火隊以4分告負。賽後,有人跑到裁判更衣室找斯塔福德,因為當時他在洗澡,所以我接待了來訪者。那人告訴我,是熱火隊主教練讓他來要斯塔福德的家庭住址,因為斯塔福德在賽前跟教練要了幾雙球星簽名球鞋和幾件簽名球衣,這是他孩子要的——這一切突然就都說得通了。

  ……

  因為多納吉涉嫌賭球入獄,對於他的爆料,外界倒也並不是百分之百地相信,甚至舉出相當一部分他在書中矛盾的地方。NBA卻並沒有發表太多評論,只是把多納吉的自傳書稿交給2007年調查裁判賭球案的大法官,讓他進行重新調查。除了多納吉和那些被涉及的裁判以及官員,誰也不知道裏面的事情是不是真的。但當部分書稿節錄出現在網際網路後,NBA做出了一項值得關注的變化:禁止為裁判服務的球童收小費——而多納吉在自傳中正好提到,裁判們會拿這種小費當賭注。

  多納吉的出書計劃一度在NBA的干預和威脅下受阻,但是他很容易地在網上找到了突破口,deadspin?郾com刊登了《個人犯規》一書的節選。當他的自傳今年通過出版社正式出版之後,銷售和多納吉預期的一樣火爆,《個人犯規》第一版印了10000冊,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儘管NBA從來都沒有對外承認過他們的漏洞和問題,但是從2008年7月1日起,NBA正式任命前美軍少將羅納德·L·約翰遜擔任裁判運營部高級副總裁,算是對外表達了他們“反黑”的決心。

  裁判運營部高級副總裁是一個為加強裁判監管而專門設立的新職位。約翰遜將軍負責一切與NBA比賽管理系統相關的工作,包括招聘新裁判、裁判培訓、裁判工作安排、裁判管理以及裁判監督。

  同時,NBA每年都會對裁判進行個人背景審查,審查項目繁多,包括裁判信譽度、銀行賬戶、個人民事及刑事訴訟狀況、房產資訊和債務狀況在內的個人資產審查。

  此外,NBA找到前紐約南區檢察院刑事犯罪組組長勞倫斯·B·佩德維奇,委託他全面並獨立調查NBA的比賽管理體系,通過他的調查,NBA在政策制度、工作流程以及人事管理方面做出了多項改進。

  2010年,NBA開始更加大力地推動場上的“零容忍”,新版“零容忍”增加了四種可以被吹“T”的行為:1. 球員做出侵略性姿態,例如在場上揮拳怒吼;2. 公開地表示對判罰的不滿,例如高舉雙手錶示懷疑;3. 直接到裁判跟前抱怨;4. 對判罰不依不饒,即使語氣溫和。同時罰款金額也比以前增加了一倍,由原來的1000美金變成了2000美金——這一度成為新賽季球員和球迷抱怨和爭議的焦點。

  這些措施的目的也只有一個:震懾球員在場上的不規範行為,打造更加完美的聯賽形象。一直以來,NBA在努力地為自己製作一個漂亮的包裝,那就是:和其他聯賽相比,NBA實際上是一個公正、透明、乾淨的聯賽。

  就像《肖申克的救贖》當中的那個監獄圖書管理員老布(Brooks),他被關押了50年之後,當他獲知自己即將刑滿釋放時,不但沒有滿心歡喜,反而面臨精神上的崩潰,甚至為此不惜舉刀殺人,以求在監獄中繼續服刑。他刻骨銘心地愛上了那間剝奪了他的自由的監獄,所以在出獄後,他最終選擇了自殺。

  老布成為了環境的一部分,一旦脫離了原有的環境,一切失去了意義。在NBA聯盟也是如此:可以看得見的、高舉旗幟反對的是黑哨,但是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無處不在的是潛規則,一切都服從於NBA營業執照上“娛樂有限公司”那幾個字——就像其他的公司一樣有著自己的利益需求,是習慣它呢還是習慣它呢?

  最可悲的不是賽季報銷,不是被轉會被交易,在這條流水線上,損耗和修理對機器人來說,只不過是一個煎熬的過程——只要還有原廠願意接收,更可悲的是自己根本不再有任何利用價值。

轉錄自 NBA七宗罪

另外Don Best TV (DBTV)  有 專訪  前NBA裁判唐納吉 (Tim Donaghy)  一共五個影片,如果要賭NBA,絕對不能錯過的影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